close



經名

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



  • 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

    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與廣義的

  • 般若」為梵語音譯,指通達妙智慧

  • 波羅」為梵語音譯,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有解脫罣礙的意思;

  • 蜜多」為梵語音譯,意為無極。可聯想比如蜜蜂採花釀蜜,能融合眾多不同來源成分而歸納為一。
  • 」:根本、核心、精髓。

    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容的重要性。

  • 」: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典。

    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歷或見解,藉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

    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


    內容

    【觀自在菩薩 】

        「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可指觀世音菩薩

    這裏的
    「觀自在菩薩」表示觀照般若已經自在無礙了的菩薩,不一定指觀世音。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在修行深般若的時候。

    深般若波羅蜜,加一
    「深」 字就分別於小乘也能修習般若,而是大乘才可以明白入手的般若。


    「照見五蘊皆空」


    「照」 ,有心叫作想,無心就叫作照。

    照的意思是離開我們的妄念,像鏡子照東西一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五蘊」 蘊是指“類、堆”。

    佛把世間一切事物總分為五蘊(五類),分別是:色、受、想、行、識。

    「色蘊」是物質這方面,一切萬物,凡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覺,

    以及意所想到的東西都是色蘊。

    「受蘊」我們現在看見了風扇,看見有一台風扇,腦子就有所領受,內心生起一種領納的作用,

    來領納樂境(樂受)、苦境(苦受)及不苦不樂境(舍受)。

    「想蘊」就是種種思想。

    而我們這個想是念念不斷的,念念遷流就是「行蘊」。

    「識蘊」是我們能夠了別、認識,例如上述風扇轉動發聲,人最初只聽到聲音,

    隨即知道是聲音,這是耳識;同時傳達到意,能分別了知這是風扇轉動所發的聲音,這就是意識。

    所以五蘊裏,四個說的都是心,都是精神方面的,只有一個色蘊是有關物質方面的。

    五蘊都遮蓋我們本性,是妙明真心的障礙。

    [五蘊皆空],五蘊沒有任何一蘊不是空。也就是說世間事物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 “苦”是痛苦,“厄”是窮困疾厄。

    佛認為人世間充滿了苦, 而人生最基本苦有
    [八苦]

    即:生、老、病、死、

    「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五蘊熾盛」

    (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東西很盛,蔭蓋了你,使你的妙明真心不能顯現,因此你有煩惱,這是苦的根本。)

    如何去除這些苦,得到真正的自在是佛法的根本目的。

    觀自在菩薩在修習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時,以般若妙慧觀照世間事物,了達五蘊並非實有,

    當體即空,因此能「度一切苦厄」。



    以上是經的總綱,下面依此廣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觀自在菩薩答復舍利子所提的問題,所以首先稱他的名字,舍利子

    「色」指「五蘊」中的 「色蘊」, 指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到的,

    這樣一些能感受到的東西,是真實存在。也就是平時說的[物質]。

    「色不異空」後四句都是說色(物質)和空是等同的。

    佛為什麼說世間的物質都是[空]的呢?

    佛學認為物質都是由更小的元素組成的。和物理學上說的物質由分子、原子組成的道理類似。

    如一台風扇,你可以把它拆成電動機,底座等部件,而些部件是由不同的分子原子組成的。

    這樣分解之後你發現裏面不存叫 「風扇」的東西。

    風扇之所以被稱為「風扇」不是因為裏面的原子分子有風扇的特性,

    而是因為這些分子原子按一定的規則組成了一個具有送風這樣一個功能的東西,

    而這個規則(因緣)外在地決定了它是「風扇」,其實本沒有被稱為「風扇」的本體,

    如果把這個風扇熔化了,用同樣的成份,工人可以做成水桶或臺燈。

    根據這樣的道理,佛說物質是「空」的。 顯然這個「空」不是指現在科學上說的「真空」,

    而是指物質沒有主宰的本體、沒有不變的實質。

    另文解釋「色即是空」。

    為什麼同樣的意思要重複四次?原來這四句是對不同的人說的。

    「色不異空」句是對凡夫說的。因為凡夫執著世間的物質東西是實有,所以告訴你是空。

    讓你破除這樣一個執著。

     
    第二句[空不異色]是對小乘佛僧說的,他們證了空,卻執著空,空成了被執著的東西。

    這是提醒空也是色,故說「空不異色」。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這兩句是對菩薩說的。

    菩薩圓融無礙,所以對他們來說「色既是空,空既是色」,色空不二。

    「五蘊」中[色]所產生的東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受])的也都是空,

    所引起的[想]當然也是虛妄的,於是表示思想遷流的[行]蘊也是虛妄的,

    那些了別([識])當然也是虛妄的。「色」字一破,下麵的就都破了。

    所以「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大士再喚舍利子,並進一步開示說, 這一切諸法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沒有五蘊。

         佛說的
    「法」是一切事物,有形的、無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體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稱之為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耳鼻舌身]是人用來感知色蘊的器官,[意]就是受想行識四蘊。

    這六樣合稱為
    [六根],一句合起來代指五蘊,前面加個”無“,就是說五蘊皆空。

        [色聲香味觸]分別對[眼耳鼻舌身]的感知內容。也代指色蘊,「法」是一切事物。

    這六樣稱
    [六塵]。前面加個”無“字,還是說五蘊皆空。

        [六根]加上[六塵]為 [十二入]([十二處]),所以這句也可以指[十二入皆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句話代表十八界皆是空。

    [界]是界限、區別、種類。

    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塵又成六界,眼識到意識是六識,又成六界,共成
    [十八界]

    (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

    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上面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無,破人我執,叫做為[凡人法]。也就是告誡凡人的。

    從「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起,下麵的是說給修佛僧的道理,破法我執,為[聖人法] 。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文中的[無明]和[老死]是 [十二因緣]中的兩個,

    因為十二因緣全部內容太多,摘了這兩個出來作為代表整個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說的是因果輪回。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教導我們,破除十二因緣的法執。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叫做 [四諦][諦] 是真實不顛倒之義。

    人生是苦,真實不虛,就稱為
    [苦諦]

     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種種惡因,例如無明,愛見等煩惱叫做
    [集諦] 

    一切苦惱永遠的消滅叫
    [滅諦]

     一切能滅除苦惱的聖道(道即道路與方法)叫做
    [道諦]


         
      小乘佛教認為人生八苦交煎,苦惱無邊,所以首先是[知苦],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要消掉苦的因,所以要[斷集]。

    希望苦惱永滅,這就是[滅諦]。

    為此修習三無漏學,六波羅蜜,八正道等等聖道,即[修道]。


            大乘菩薩了知根本無無明,也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苦,都是事相的顯現,

    都若夢中物事,醒來之後就消失。當體全空,本來無苦無集,無道可修。

    故曰:「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智][四智]


           菩薩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

    前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成為「妙觀察智」,如鏡照物,觀察得很清楚,

    但是沒有受影響,沒有分別,沒有痕跡。

    第七是執我,變為「平等性智」。

    執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樣,一切都同體,就轉為平等性智。

    第八識變為「大圓鏡智」,這也是個比喻,鏡子無所不照,一個又大又圓的鏡子。

    我們的鏡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鏡子是大的圓球,就無所不照。

    這個智慧無所不照,稱為大圓鏡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

     
          這為什麼說「無智」?

    就是說,轉識成智還是在你沒有成佛之前的事。真正到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是什麼呢?

    就是這句話: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

    不是還要你轉,你本來就具一切如來智慧。

    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轉而得的。

    所以「無智」。

         [得]指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可譯作「無上」,

    「三藐三菩提」譯為「正等正覺」。合稱無上正等正覺。

    這是所證的最高無上之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

    所謂新成只是恢復原來的本有,若有新得,就會有所增。經中前已示明「不增不減」,所以「無得」。

    「以無所得故」,這一句,總結以上五蘊等皆空的理由。

    「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就是通常說的「菩薩」的全稱。

    指立志解救眾生,要自覺覺他的人。觀世音就是一位菩薩。

    菩薩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就心無掛礙。

           菩提薩埵是以無所得故,因為無所得故,你就無求無為。

    你無求無為,才能依止般若波羅蜜多,時時觀照眼前的萬事萬物當體就是空。

    如夢中物,夢中見老虎真實是有,要咬自己,而其實完全是虛妄,用不著害怕,對於一切都應這樣對待。

    若離妄念還有什麼牽掛障礙。故經曰:「心無掛礙」,也就自然「無有恐怖」了。

           無有恐怖,就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顛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動。

    顛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有四倒。


           [凡夫的四倒]
    是把不淨的當乾淨的,把無常的當作常(就是把變化的當作永恆不變的),

    把無我的當做我(這個我,是個主宰的意思,認為自己焉能主宰自己。

    其實都是業緣牽引,根本無我。),把苦當做樂。


    [夢想]即是妄想。


            觀照純熟,妄想自然不起,一念不生,這就叫做[究竟涅槃]

    [涅槃]之義是寂滅,或翻圓寂。因般若才能從無量煩惱中得到解脫。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指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


            不但是菩薩依般若而修,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佛也都是依般若而得最高無上之正覺。

    至於以前一直講「無得」,此處突然出現佛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正顯中道,無得之得,才是真得。

    得而無得,佛不作是念,認為自己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密咒為什麼稱為[密],因它的奧義不是眾生的思維所能了達。

    般若也正是這樣,「眾生之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

    此兩者都是不可思議,所以用咒來形容讚歎般若。

    故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為同具無比的妙用;

    是「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無上咒」,因都是以實相為體;是「無等等咒」,

    因為般若與咒同是一心,無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諸法,令它們同歸實相正印。

    故知咒與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前經文是顯說,觀自在菩薩指出般若即咒,此處經文是咒,乃是密說,指示咒即般若。

    所以本經顯密圓融不可思議。即有言說又有離言說。

    可是無言說中,正說般若[妙法];有言說中,正含無邊[密義]。

    所以蕅益大師說,此咒「正以不翻為妙」。
     
           
    總之,咒最好是不解釋,因為你解釋,只是把咒中無量的意思中說出一兩個,反而是局限了。

    你現在要體會本經,從有說到無說,從顯到密,到[離開一切思想],[離開一切含義],就更殊勝。

    所以不需要解釋。因為它巧妙就是從有說的文字到無說,從可思議到不可思議,從顯到密,

    如果你把它翻出來,通通變成可以理解的東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

    禪宗往往單提一句無意味的話頭,也就是離開你現在這些思想、這些道理,叫你體會你本來面目,

    你的本性,你本來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樣也是如此。


            般若有三:

    (一)實相是體;

    (二)文字是相;

    (三)觀照是用。

    從文字起觀照,從觀照入實相。

    可見從聞法到證果之間,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

    這個照用不是局限於道場佛堂之內,而是根據自身領會,

    貫徹到一切日用(辦公、管家、待人接物、飲食起居、運動遊戲等等)當中,

    使人們記得、認識、了悟五蘊皆空,諸法空相,而自然離開掛礙恐怖,顛倒夢想,自然漸入大覺之路。

         我們談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為六百部的般若經可以濃縮為一部《金剛經》五千字;

    五千字的《金剛經》可以濃縮為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百六十字。

    所以這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精華,攝無不盡。

            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再濃縮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幾句可再濃縮成「觀自在菩薩」五個字;

    再濃縮就只是一個「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經全入一個「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

    一個「照」字開展為六百卷大經,

    正是「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大千經卷中每一字又含無量經卷,是重重無盡。

    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說、不可說。普願有情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即是真般若,這是最秘的核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a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