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


印度國王「阿育王」,他的母親是父親的宮女,並非夫人,此宮女是專門為阿育王的父親理髮


阿育王的父親久病,旁人均感厭煩,惟此宮女不厭煩,她仍親切地照顧阿育王的父親


不久,阿育王的父親病癒,就給予此宮女一個夫人地位,並生下阿育王,因為,阿育王不是正夫人所生


所以,阿育王在眾生兄弟中是無地位的,但是,阿育王的福德能力是太大(若人懂得一切佛法道理,就無爭了)


不久,北方有叛亂,父王就派阿育王去平反,其實是趕他離開,阿育王所帶的軍隊不多且素質亦不好


但阿育王的福報太大,阿育王一到叛亂地區,叛亂就自然平息並聽從阿育王的領導


後來,父王死,阿育王殺死很多兄弟,就統一印度


阿育王的臣相就獻計,海裡龍王可能還不服大王,應該去降伏龍王,阿育王就至海邊去喚龍王要出來


但不管阿育王如何呼喚,龍王就一直不出來。後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由阿育王以金造了一個阿育王的像


又造一個龍王的像,彼此均是以相等金量打造的,但一秤重,竟是龍王的像較重,而阿育王的像較輕


臣相就勸阿育王應再多植福報,利益人民數年後,再秤重試一試。阿育王聽此建議,做功德數年後


再試秤,二者相等重量,阿育王就再繼續做功德,再過數年,因為阿育王做了很多培福事情


再秤重,竟是阿育王的像較重,此時,阿育王就至海邊喚龍王出來,果然,龍王就現身見阿育王


阿育王雖做了有漏的福報,但仍是不錯的,因為,若無福報,會令人苦惱


有漏福報有何缺點,因為人有貪瞋痴心,享福時,會為福所迷,不知繼續栽培福報,卻造諸罪業


一旦福報享盡,就去三惡道受罪。若一個人無很大的福報,他雖造罪亦是輕微


但有大福報的人,權力也大,他就有機會造大的罪,所以,做福與做罪是有關係


佛法對我們的好處,就是使令我們開智慧,有福而無罪




  此段文是說,有漏福報是有時間性的,到時候就窮盡,如此的福報不能作為成佛的因緣

       若以無所得的智慧去修福,所得的福報,就能作為無上菩提的因緣

       佛無量劫來廣度眾生,所以福報特別多。所以,「以福德無故,如來說福德多」

       佛有五眼,有那麼大的智慧,有他心通,佛只有這樣的功德嗎?不是的,佛還有廣大的福德


                                  *以上摘自  妙境長老講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yahome 的頭像
    mayahome

    mayahome的部落格

    maya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